English

感悟成长历程

1998-06-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 光 我有话说

影片《花季·雨季》是根据获得“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充分汲取原作的特色和基调,精心选择了构成主要人物的典型故事和真实细节,以欢快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青少年的成长历程。

《花季·雨季》通过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小故事,构成了深圳特区一群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生动画面。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感到,在影片中,知识竞赛、家庭矛盾、生日庆典、《课室铭》风波、评选“特优生”等事件环节紧扣,情节曲折,一个故事刚刚结束,新的故事马上登场。精心构筑的故事情节和逼真的生活细节,是这部影片成功的主要因素。导演戚健说:“我最初读小说时,就被触动了,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把这部作品拍成一部电影。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他们身上反映出的社会是真实、透明、富有朝气的,特区的青少年就更具代表性。”

青春片难拍,是电影工作者的共识。作为《花季·雨季》的导演,戚健说:“小说《花季·雨季》在全国中学生中影响很大,而且影片的主题积极向上,这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剧本前散后收,呈漏斗式结构,高潮层层铺垫和渲染,这要求对人物情绪的把握十分准确。我们在选演员的时候,为了使表演更加自然,选用了从未拍过电影然而十分熟悉生活的学生来饰演角色,并在拍摄之前,把所有的演员带到深圳,让小说的作者及小说中故事发生班级的同学审视演员,分配角色,以求影片的真实可信。”

《花季·雨季》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中学生群体的花季雨季,而且是一座年轻城市、一个改革时代的花季雨季,所以银幕上从始至终都呈现着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青少年丰富多彩的绚丽生活。在深圳这个毗邻香港的新兴城市中,青少年会经常面临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了新奇和幻想,如何了解、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是一个难题。戚健说:“每个人都曾年轻、都曾有过青春的花季,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的影响,今天的孩子与当年的我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情感取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现在的青少年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喜欢探索新鲜的未知领域,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创造力,因而在许多问题上,他们和师长们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和距离,拍摄《花季·雨季》,正是希望人们去了解我们的下一代,缩短两代人之间的距离。”

成长是一种在困惑中判断和选择的过程,适时的教育和引导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十分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戚健选择了拍摄这部影片。《花季·雨季》的成功,不仅给花季中的人一面镜子,也给曾经走过花季的人一些追忆,一些回味。据最新的来自电影发行部门的消息说,这部影片在深圳上演时间很短,票房收入已高达80万元,它不仅吸引了同龄青少年的注意力,而且对成年人也有相当的感染力,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正如戚健所言:“我始终认为青少年题材的影片拍好了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成年人也能在其中寻找到一份成长的感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